苹果13澳门版
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:苹果13澳门版 > 新闻动态 > 三清洞攻坚战:1000越军宁死不降,163师基本全歼,战报为何清零_我军_敌人_坑道

三清洞攻坚战:1000越军宁死不降,163师基本全歼,战报为何清零_我军_敌人_坑道

发布日期:2025-06-25 16:18    点击次数:164

1979年,对越自卫反击战中,发生了一个令所有人难以忘怀的场景——“万炮轰谅山”。当时炮火的密集程度让人震惊,空中不时传来炮弹爆炸的声音。想象一下,成千上万的炮弹同时发射,带来的震撼力可想而知。回忆起那一幕,一位越战老兵仍然感慨道:“从来没见过如此密集的炮火!”他回忆道,在炮火蔓延的空中,炮弹常常会在天空中碰撞,提前引爆,足以证明那场炮击的极端密集程度。

然而,这场轰炸并非完全是为了伤害敌人,而是主要集中在奇穷河北岸的越军军事设施,尤其是越军的工事和仓库。虽然炮火猛烈,但我们并没有采取激烈的攻击手段,也没有阻止许多越军通过奇穷河大桥逃往南岸。我们的目的并不是杀伤,而是通过施加压力,迫使敌人投降。正如中国古代兵法所言:“不战而屈人之兵”——通过这种方式迫使敌方放下武器,便是最理想的胜利。

为达成这一目标,我军还特别安排了一些越军俘虏参与进攻,他们被安排进不同的冲锋连队,目的是通过这些曾经是敌人的士兵,来与顽抗的越军沟通劝降。然而,令人遗憾的是,敌军不仅没有因此动摇,反而变本加厉地发动了攻击。许多越军俘虏因尝试劝降而遭到枪杀,这种冷血的行为使得其余俘虏再也不敢出面,而我军只能发起猛烈的攻势。

展开剩余73%

在三清洞前,我军的一支尖兵班正准备进行作战时,突然遭遇了越军的炮火袭击。起初,战士们并没有过于警惕,认为这些炮弹并不具有威胁。但很快,他们意识到,情况并不简单。敌人的炮弹并非单纯的攻击人,而是含有毒气的催泪弹。爆炸后释放的绿色毒气迅速让几名战士昏迷。经军医检查后,确认毒气弹毒性较弱,生命没有大碍,但这种攻击方式仍然让人深感震惊。

消息迅速传到了东线兵团指挥部,我军决定加大对三清洞的进攻力度。三清洞位于谅山市西郊,曾是胡志明时代的疗养院,战争爆发后被改造为一个坚固的军事要塞。三清洞依山而建,具有天然的防守优势,内部设施复杂,包括高射炮、坦克和装甲车等武器装备。其地下设有两条并行坑道,可以快速疏散并进行支援。即便外界封锁,越军依然能够在里面长期坚持。

为了争取更好的胜利,我军曾派出越军俘虏和当地百姓前去劝降,毕竟此时三清洞的越军已处于孤立无援的困境,但他们依然抱有幻想,认为能够依靠三清洞坚固的工事继续抗战。面对这种顽抗,我军毫不犹豫地展开了全面进攻。任务交给了163师489团1营,作战初期,我军迅速使用火箭炮摧毁了敌方的坦克和装甲车,打击了越军的反抗力量。

随着敌人的反击逐渐消耗殆尽,我军攻入了三清洞外围,敌人逐渐陷入了困境。虽然越军曾依靠坑道战术作战,但这种战法对我军而言并不陌生。在抗日战争期间,我军就已经充分掌握了坑道战术,并且有着丰富的经验。虽然越军在其坑道阵地上投入了大量的物资和兵力,但这些防御工事并非无懈可击。

三清洞的坑道阵地固若金汤,但通过精确的包围和切断敌军的补给线,我军采取了有效的封锁措施。我们占领了三清洞周边的高地,切断了南北区的联系,并对敌人的洞口进行了封堵和火力压制。与此同时,火焰喷射器的使用进一步逼迫敌人投降,浓烟弥漫在整个三清洞,敌人无处可逃。

然而,尽管局势越来越不利,越军依然表现出了顽强的抵抗,只有少数士兵选择了投降。面对这种情况,我军决定采取最后的措施:如果敌人继续抵抗,将摧毁整个三清洞要塞。在最终封锁了主洞口后,我军通过重型炸药和高爆弹对敌方阵地进行最后的摧毁,整个谅山市都感受到了震动。虽然这场战斗以我军的胜利告终,但由于三清洞内部复杂的防御工事,敌人的具体伤亡人数无法确定,最终作战报告上只能简单地记录“歼敌数清零”。

尽管这一报告使得战功略显逊色,但却确保了数据的真实与准确。这场战斗的胜利,不仅是因为我军强大的战斗力,更在于我们坚持不懈、智慧应对敌人狡猾的战术。

发布于:天津市

Powered by 苹果13澳门版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